65抉择(1 / 2)

贝辛和杨侜的恩怨,如电话里所说,中间翻不开威建弼这个一方巨商。

威建弼是个商人,确切说是个依附于地方势力的商人,佤国这个国家穷,但能垄断某个资源时就跟古时地主一样,睡觉都能源源不断收获财产,他手底下产业不少,酒店、旅游业和餐饮等均有涉及,但最可靠、产出投入最大比的还是矿。

开矿权并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有,你没有开矿权,锄地挖到狗头金和翡翠原石都得小心了。

威建弼能拥有一个地方的开矿权数十载,自然是黑白通吃,表面和政府交好,暗地里也给地方武装势力上供。政府那边一开始还半闭眼半睁眼,到后来便看不下去了。

十年前,贝家持股的新公司通过竞标方式夺得了开矿权,都是生意场上的人,威建弼从不认为贝宏朗和贝阳这对父子是自持家世不知天高地厚,恰恰相反,他敏锐地通过了这一事察觉出了政府想要拉他下马的念头。

跟权利作对一般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聪明的人都会懂得急流勇退,然而这个经常内乱的国家膨胀了威建弼的信心,无能的政府都拿各个地方武装势力没办法,威建弼又怎么会乖乖地任由别人摆布呢。

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馋他手中的生意,馋归馋,但从没有这般直白要夺他生意的,处理这种事也简单,他暗中放了话,声称谁拿到贝家父兄的人头便重重有赏。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杨侜便是其中之一,他架起狙击枪,在一千米外用两发子弹将贝家父子爆头,自此再也没人敢觊觎威建弼手中的产业,杨侜也一跃成为威建弼的心腹。

至于贝辛,当时时值二十二岁,还在国外求学读书,父亲和哥哥一夜亡命,贝家没有了主心骨,在权利的争斗中摇摇欲坠。

贝辛主动回国,其实以他带出去的巨款足够他留在国外舒服的当个和平年代的公子哥。他偏不,他回国,带着仇恨,借着父兄生前的势力,一步一步地重新爬上权利的顶层,喊着势要一统佤国的口号出兵北上。

威建弼见战乱纷飞,势头不对,产业卖的卖,丢的丢,手下的人也遣散掉,带着一儿一女飞去国外,远离内战不断的佤国,重新购置产业。

杨侜对贝辛说威建弼才是他的仇人,这话是真也不真,从始至终想要贝家父子性命的是威建弼,杨侜只是当了那杀人的枪。

这场狗咬狗的厮杀中没有好人,但却有人要把一只误入山野的家养猫扯进来。

杨侜在车里无力沉默了很久。

世事多为变幻不定,杨侜在车站和邬锦分开时怎么都没想到,当天他便决定再次回去找她。

他漫无目的往回开了一段,在路边停车,随便要了个陌生电话给邬锦打过去。